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3年1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- 2023年1月

能學.樂學.好學 締造多元愉快全英語學習環境 Promoting English Learning Atmosphere


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貫徹基督教辦學精神,藉着靈、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孕育全人發展,為學生提供整全、與時並進的教育策略,以迎向全球一體化的趨勢。徐式怡校長強調學以致用,引領教學團隊推行專科專教,亦調適課程內容,務求令「常規課堂」與「活動學習」互補,達至雙軌並行──學生既能透過上午常規學習建立英語根基,亦能投入下午的英文學習活動,從多元學習經歷中締造全英語的學習機會,打破英文為單一學科的傳統觀念,從中感受以英文作為溝通工具的重要性,並啟發學習動機,變得樂學自信。

全英語多元智能課 推動不同學習體驗

學校一直推行校本管理政策,校董會成員亦為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及專業人士,在校董會的鼓勵和支持下,學校教學團隊善用特色課制,設計嶄新課程,為學生騰出更多時間,建立不一樣的學習體驗。如在疫情期間,學生在家缺乏體適能訓練,學校便在每個循環週的下午設立1小時「英語多元智能課」,以促進身心平衡發展。徐校長表示課程套用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Prof. Howard Gardner的理論基礎,旨在透過不同學習活動,訓練學生語文、數理邏輯、空間、肢體動覺、音樂、人際、內省、自然等八大智能。「英文科老師會設計不同『感官學習』訓練,並加入英文學習元素,例如製作造型汽球、戲劇學習、瑜珈課等,訓練不同部組肌肉,過程中學生亦會通過聆聽老師的英文指示,在愉悅自在的環境下重新建立聽說英文的自信。」

師資優良 專科專教

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最為重要的一環,徐校長一直鼓勵教學團隊持續提升教學與學術水平,校內除了貫徹推行「專科專教」,亦設有教職員考績評核制度,藉以提升教學效能。另外,學校亦備有長期、中期及周年發展計劃,每年訂定各項目的成功指標,使教學團隊能不斷成長,邁向完善。各科組亦會按照老師的個人專長,為其設立不同專責崗位,令老師能發揮專業,在崗位上發光發亮。當中,為建構英文語境,英文科組更成立「英文氛圍組」,由具豐富教學經驗的專科英語教師,配合外籍英語老師擔當不同活動的專責老師,深化學校的全英語學習氛圍。

全英語活動連結生活 創造英語溝通平台

羅建洋副校長認為英文作為國際語言,是面向國際的重要工具,不應被視為單獨學科進行教學,因為單獨成科會令英語學習和生活割裂,知識基礎變得零散。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入英語學習元素,英語科組亦積極推展英文活動,讓學生能時刻感受到日常運用英語的果效。外籍英語老師不單會在小息、午息時間,於「English Garden」舉行「Give me Five」活動,透過英語遊戲與學生打成一片;亦會不定期舉行「Chill Club」,在悠揚的英語音樂下,和學生邊聊天,邊品嘗美味的小食和飲品,以建立輕鬆愉快的英文語境。

與此同時,學校亦特別設立「English Broadcast」,並讓學生設計內容,在老師的指導下擔任英語主播、短劇演員和編劇,以鍛鍊其英語會話和寫作能力,建立學習自信。「English Fun Week」專責老師何焯瑩說道:「在云云英語活動中,『English Fun Week』算是當中的重頭戲,活動着重學生實踐學習,鼓勵預習、運用、延展性學習。在活動開始前,老師會在電子平台設置預習任務,學生通過電子學習進行自學,提前掌握活動主題和相關詞彙;在活動中期,學生會在小息和導修課時段到校園不同角落參加多元化活動,如節慶攤位遊戲、校園遊蹤、電影欣賞等,有關活動會特別為高、中、低年級設計不同教材,提升成功感,令學生能寓學習於遊樂之中;到活動尾段,學生需以英語進行文字或口語匯報,分享個人感受,從反思中完善自己的學習目標。」

推廣英文閱讀文化 出版校園刊物《English Express》

為推廣英文寫作和閱讀風氣,學校定期出版英文校園刊物《English Express》,成為展示學生英文寫作成果的園地,並記錄英語學習活動「English Fun Week」的訪問文章和活動花絮。《English Express》的專責英文科老師李鈺賢表示:「學生和家長能透過《English Express》了解學校的英語教育,並回顧英文週上學到的英語詞彙、句式,從而溫故知新。刊物亦加入互動元素,學生可以透過掃瞄二維碼參加填字遊戲,或回答選擇題,從而換取豐富禮物,提升參與度。」

學校亦為初小學生購置牛津英語系列叢書《Oxford Story Tree》,故事內文的遣詞造句與英文課程相輔相成,不僅能切合學生的學習進程,有趣的故事亦能激發閱讀興趣。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文圖書,讓學生隨時閱讀,豐富詞彙。英文氛圍組專科梁韻芝老師續指:「學生的電子學習裝置中也設有『EPIC!』、『Read with Mr Men』等英文網上閱讀平台,讓學生能按照個人能力和喜好選擇心愛圖書,並配合閱讀練習和讀後感匯報,增進英語能力。」「National Geographic」學習平台則載有豐富的天文、生物、科學資訊,為學生建立廣闊閱讀面,滿足對不同知識領域的好奇心。

先進的電子化校園 創造360度英語學習空間

作為全方位電子校園,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提高課堂教學互動,栽培學生與未來社會無縫接軌。近年,學校增設8部流動Smart TV,供學生在校園不同角落進行小組討論,實現「學習無邊界」理念。學校亦與本地科創公司合作,於英語電子學習平台增設「AI英文默書自動批改功能」,學生能在家中自主進行默寫訓練,再利用人工智能(AI)系統自動批改,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,減輕家長重擔。

羅副校長指出:「學習英語需要不同的立體學習情境,我們在課內、課外都活用AR及VR技術,為學生布置不同學習場景,以擴大學習英語的空間、創設語境。高小學生亦曾利用360度攝錄機,拍攝社區不同場景,為學弟妹設計英文學習材料,在過程中教學雙長,收獲知識和滿足感。」展望未來,學校將擴展AI科技應用,於小賣部、接待處、教員室和圖書館逐一增設AI互動區,以鼓勵學生與模擬語音進行英語互動,打破全英交流的恐懼感,建立聽說英文的自信心。

關注幼小銜接 適應課程配合學生需要

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」,教學團隊亦與幼稚園建立緊密溝通,藉以了解新生的成長歷程與學習難點,並就內容調整「小一適應課程」。徐校長表示:「學校承着疫情契機,進一步將『小一適應課程』融入小一課程,由中、英、數、常、音、體、美各科老師作推展『跨科閱讀活動』,透過閱讀深化學生的語文能力,利用各科元素結合情緒教育,緩和復課的壓力。」另外,學校亦將「牛津RWI拼讀課程」加入初小英語校本課程中,讓學生透過原音拼合拆解的技巧拼讀出不同英文詞彙,提升學習英語自信,從而奠定良好英語基礎,可順利地銜接小學英語課程。

教育傳媒

徐式怡校長 徐式怡校長
學生既能透過上午常規學習建立英語根基,亦能投入下午的英文學習活動,從多元學習經歷中締造全英語的學習機會,打破英文為單一學科的傳統觀念,從中感受以英文作為溝通工具的重要性,並啟發學習動機,變得樂學自信。 學生既能透過上午常規學習建立英語根基,亦能投入下午...
為建構英文語境,英文科組更成立「英文氛圍組」,由具豐富教學經驗的專科英語教師,配合外籍英語老師擔當不同活動的專責老師,深化學校的全英語學習氛圍。 為建構英文語境,英文科組更成立「英文氛圍組」,由具...
為建構英文語境,英文科組更成立「英文氛圍組」,由具豐富教學經驗的專科英語教師,配合外籍英語老師擔當不同活動的專責老師,深化學校的全英語學習氛圍。 為建構英文語境,英文科組更成立「英文氛圍組」,由具...
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入英語學習元素,英語科組亦積極推展英文活動,讓學生能時刻感受到日常運用英語的果效。 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...
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入英語學習元素,英語科組亦積極推展英文活動,讓學生能時刻感受到日常運用英語的果效。 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...
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入英語學習元素,英語科組亦積極推展英文活動,讓學生能時刻感受到日常運用英語的果效。 學校除了9節的英語常規課程外,亦於不同活動學習中加...
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文圖書,讓學生隨時閱讀,豐富詞彙。 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...
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文圖書,讓學生隨時閱讀,豐富詞彙。 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...
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文圖書,讓學生隨時閱讀,豐富詞彙。 學校亦於各個課室設置「Reading Corner」,放置大量英...
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提高課堂教學互動,栽培學生與未來社會無縫接軌。 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...
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提高課堂教學互動,栽培學生與未來社會無縫接軌。 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...
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提高課堂教學互動,栽培學生與未來社會無縫接軌。 學校一直透過提升硬、軟件設備,發展「互動教室」,以...
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」,教學團隊亦與幼稚園建立緊密溝通,藉以了解新生的成長歷程與學習難點,並就內容調整「小一適應課程」。 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...
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」,教學團隊亦與幼稚園建立緊密溝通,藉以了解新生的成長歷程與學習難點,並就內容調整「小一適應課程」。 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...
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」,教學團隊亦與幼稚園建立緊密溝通,藉以了解新生的成長歷程與學習難點,並就內容調整「小一適應課程」。 學校非常重視幼小銜接,不但參與「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